三建技術課程
2025/10/17(五),09:30-16:30
台北+台南+視訊
棒式塗佈由FujiFilm公司(富士フィルム)主導開發並實用化的技術,近年來已被多家企業採用。然而,產業對此技術的適當解釋仍然較少,使其未得到充分理解和正確使用。
本課題將對棒式塗佈的基本技術、關鍵要點、特有的極限現象以及重要的故障對策進行詳細的解說。同時,詳細比較與棒式塗佈技術相關的其他方式,例如滾塗、小徑凹版塗佈..等,幫助參與者更全面地理解這項技術的特點。
【大綱目次】
一、棒式塗佈技術的構成
二、棒式塗佈技術的特點與優勢
三、棒式塗佈技術的關鍵要點
3-1 棒式塗佈的基本技術
3-2 Web Coating與Sheet Coating的區別
四、棒式塗佈棒的技術
4-1 wire bar(WB)技術
4-2 wireless bar(WL)技術
4-3 WL與WB的區別總結
4-4 塗佈棒的必要精度
五、棒式塗佈中的極限現象
5-1 等距紋現象(生活現象)
5-2 空氣侵入現象
六、棒式塗佈中的各種故障現象與對策
6-1 層次不均勻:與滾塗技術中層次不均勻的發生原因不同
6-2 氣泡故障
6-3 膜層劃傷或多層塗佈時的下層影響
七、與其他精密塗佈技術的比較
7-1 與其他方式的比較總覽
.比較的觀點:
.基本塗佈能力(塗佈精度、薄層性、高速性、表面質量、物性(特別是黏度)適性)
.成本
.塗佈多樣性與穩定性(網帶寬度變動容易性、多層塗佈性、邊緣均勻性、抗振強度、對網帶的限制與選擇性)
7-2 與小徑凹版塗佈技術的比較
成瀨康人
日本、韓國、台灣及中國塗佈技術及關連技術,例如:乾燥技術、送液技術、薄膜(軟片)搬送技術及其專利技術等約10家公司的顧問業務進行中。
【富士軟片FujiFilm經歷】
-2004-2009,1990-1999 生產技術中心研究經理:新規塗佈棒塗佈法(rod coating)開發、多層塗佈技術開發
-1996-1999,2002-2006 專案分項主持人(隸屬生產技術中心):在直接、數位印版用的塗佈機建置方面,以塗佈關係做為主體,以日本2台與美國、歐洲及其中國3台塗佈機進行開發。導入新規棒式塗佈(Bar coating)方式與模具式塗佈(Die coating)方式。
-1999-2002 專案分項主持人(隸屬生產技術中心):在8個月的短期時間內中,進行平面顯示器用的薄膜生產,並成功削減成本;新型平面顯示器的塗佈機建置
-1994-1998生產技術中心研究開發經理:進行反應性水溶夜的系統開發,並開發商品化世界第一的同時多層塗佈技術,大幅降低成本
-1975-1985生產技術中心及軟片製造部門
【專長】
1.塗佈生產的問題點發掘與改善指導、不良解決。
2.塗佈型商品的開發化的塗佈技術指導。
3.以塗佈為中心,其及週邊,例如:潔淨化、乾燥、送液、薄膜搬送等的工程技術建議與改善。
4.新規塗布機建置或既有塗佈機改造的指導。
5.塗佈技術及其關連技術的相關演講。
6615、6300、5985元/團報1、2、3位
■團報3位可參加線上視訊
■多場視訊方案優惠,敬邀HR來信索取
報名1位 | 報名2位 | 報名3位 | |
---|---|---|---|
原價 (+) | 6,615 | 6,300 | 5,985 |
自費 (=) | 6,615 | 6,300 | 5,985 |